跨媒体艺术专业(130408TK)“十四五”本科人才
培养方案
一、行业产业背景分析
1、国家产业政策分析
在新文科背景下,开启全面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动课程内容更新迭代,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打破学科认知和专业限制,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构建独具特色的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跨媒体艺术专业聚焦新文科建设发展理念、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色质量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等方面,开展新文科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推进文科教育真改、实改、深改。跨媒体艺术专业主动对标政策导向,追求学理创见,推进成果转化,通过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应用与传播体系的结构性变革,有效提升美术学的研究水平和社会贡献度,推动艺术教育的融合化、时代化、中国化和国际化,成为“四新”理念的践行者。
2、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随着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到来,美术学学科不断发展与创新。“美术学”的大视野已经逐渐转向多层次、跨学科、多领域交叉合作的综合型、跨域性的艺术。跨媒体艺术打破了现代人文社会科学间的屏障,运用更多元化的媒介和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涵盖动态影像、虚拟现实、空间多媒体与社会学、图像与视觉文化、现场艺术等多个专业方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跨媒体艺术为应对创意文化日益增大的社会需求所引领的专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培养模式,紧紧围绕“广度跨学科化”、“深度社会化”、“充分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将国内外专业展演平台和艺术项目作为教学及其成果展示现场,为在校学生、青年艺术家、科技艺术跨界专业人才提供国际化的展示渠道和交流机会,也为跨媒体专业人才创造更广泛的就业机会。
二、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1、人才需求的重点行业企业分析
2018年,教育部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跨媒体艺术专业以人文艺术学科为主导,并与计算机科学、生物科学、机电工程、声音科学等理工学科产生大量交集,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备战略性、创新性、融合性、发展性等特征。因此,从产业需求的角度来分析未来我国在元宇宙开发与设计、新媒体展示展演、数字艺术等人才需求的重点行业领域。在今天这样的一个数字信息时代,跨媒体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视觉创意、展览策划与服务、独立创作艺术等领域就业。视觉创意类主要包括图片摄影、电影电视行业、数字化舞美与新媒体会展、艺术教育、互动设计等工作;展览策划与服务类主要在美术馆、博物馆、画廊、艺术中心、文化组织等机构进行展览策划、组织执行等工作;独立创作艺术类主要包括当代艺术家、纪录片或电影导演、商业摄影师等。
2、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分析
社会对跨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高层概念策划人员,主要针对元宇宙、新媒体展示展演、数字艺术等领域,需要拥有完整的当代艺术理论基础,在艺术与社会互动方面拥有独特的理解,同时又拥有个人艺术创作实践与社会艺术项目运作的经验;二是,高层次实践人员,对跨媒体艺术拥有相当成熟的了解和认知,具备良好的艺术品味同时又掌握扎实的技术基础,能够将创作概念转换为实际作品;三是,创作实践人员,精通跨媒体艺术中的各种媒介材料的运用与表达,能够将项目执行的某个具体环节进行实践,同时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
3、人才的知识能力素养需求分析
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创作手段和单一的教学模式,跨媒体艺术专业将艺术观念创新和跨媒介运用作为重点研究方向,强调艺术创新与技术运用的能力。跨媒体专业人才需要了解大数据、互联网、数字技术、虚拟仿真、人机交互等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能娴熟地运用多领域的媒介语言进行创作表达,能立足某个领域又不拘于某个领域的媒介语言,建构深入的自主研究创作和艺术表达。要求学生掌握摄影、动态影像、声音、多媒体剧场、互动装置等作品形态结构与创作技巧,熟知相关媒体专业领域理论知识,了解新兴媒体技术并具有优秀艺术素养。同时,跨媒体专业人才需要培养具有批判性和系统性推理、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敢于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专业定位、特色与优势
1、本专业点的定位、服务面向
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跨媒体艺术专业直面当代媒介技术变革与文化语境变迁,以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 为核心,开创“媒体实验、文化研究、艺术创作、策划实践”四维互动的教学体系,拓展现有美术学教育格局,链接国际创新力量,探寻与开拓历史航标。以美学理论为导向,以科技为辅助,强调创意思维与艺术语言相结合,打造媒介边界开放、学科交叉、科技与艺术融合、创意与人文并存的实验场域。倡导校内、校外双向打通,促进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社会、行业、用人主体的人才需求相匹配。
2、本专业点的特色与优势
跨媒体艺术是一种新兴的当代艺术形式,它非常强调通过多元化的艺术语言与方式,对艺术的观念与思想进行表现和传达。跨媒体艺术教育是随着我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跨媒体艺术人才需求的逐渐增加,而进入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的新兴专业。跨媒体艺术专业以培养兼具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实操能力的创新人才为目标。一方面, 培养学生在艺术理论与实践层面的专业能力,使其能够顺利踏入艺术生态,成为优秀的艺术家、策展人、美术馆与艺术机构工作者;另一方面,让学生具备适合创意产业就业的技能,成为优秀的创意策划、视觉设定、导演执行人员,满足新媒体艺术市场快速增长的创新人才需求。
四、培养目标
跨媒体艺术专业旨在培养有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能服务国家和社会需要,具备综合艺术创作能力和跨学科思维的人才。学生将通过广泛的媒体艺术创作实践,探索艺术与科技的交叉点,从而发展出个人独特的视觉表现方式。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将观点、情感和思想通过多种媒体形式生动展现。同时,通过学习媒体文化研究,学生将深入理解媒体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影响。跨媒体艺术专业强调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将在多媒体团队中合作完成项目,并理解各种角色的责任和需求。最终,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深厚专业基础、创新能力和跨领域思维的综合应用型艺术人才,以适应跨媒体艺术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目标1: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与技术开发能力。能娴熟地运用多领域的媒介语言进行创作表达,能立足一个领域又不拘于某个领域的媒介语言,建构深入的自主研究创作和艺术表达。
目标2:培养具有媒体艺术创意、媒体技术应用与媒体文化研究兼顾的艺术创意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摄影、动态影像、声音、多媒体剧场、互动装置等作品形态结构与创作技巧,熟知相关媒体专业领域理论知识,了解新兴媒体技术且具有实验精神和自主创新艺术表现能力。
目标3: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学术型人才。能够独立完成跨媒体艺术专业某一方向作品创作,并通过个人创作体现出艺术性、思想性、原创性。掌握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研究方法,能独立完成一篇结构规范、逻辑清晰、论证严谨的学术论文,论文需与创作相辅相成。
目标4: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在团队项目中合作,培养他们在多媒体团队中的协作和沟通能力。学生应该能够有效地与其他创意专业人员合作,共同完成跨媒体项目,并理解各种角色的责任和需求。
目标5:培养学生媒体理论和批判思维,培养学生对媒体的深入理解,包括媒体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影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生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审视和分析跨媒体作品的意义、价值和影响,以及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标6:培养跨学科思维,鼓励学生跳出传统媒体的范畴,学习并融合其他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如视觉艺术、音乐、动画、游戏设计、人机交互等。培养学生具有跨领域的思维能力,能够在多个领域中创作和应用。
五、毕业要求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与办学定位,将毕业要求细分为如下表所示:
毕业要求 |
分解指标项 |
知识要求 |
1.专业知识:掌握当代艺术、影像制作技巧等基础知识和理论框架,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跨媒体艺术创作及相关领域。 |
1.1 了解当代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国内外相关展览的策展方式、艺术家的创作理念等。系统化的掌握影像语言的基础知识。 |
1.2 能够运用各种媒介的理论知识对本专业领域问题进行识别、判断、分析和研究。能够运用一定的媒介方法论对本专业领域创作中涉及的创作经验完成作品实践。 |
1.3掌握装置、剧场、交互等媒介语言的基础知识。合理的利用各种媒介语言的转换。 |
2.综合知识:掌握一定的人文、美学、设计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掌握一定的数字化和信息处理知识。 |
2.1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掌握一定的的艺术与美学、历史与人文等理论,设计理论、设艺术批评等知识较为丰富。 |
2.2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借助工具书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
2.3熟练掌握电脑基本操作,能较熟练的使用相关专业软件;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
能力要求 |
3.方案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各种媒介语言理论和方法,从事跨媒体及相关领域的艺术创作、设计、开发、研究、策划和管理等工作。 |
3.1能够运用各种媒介语言理论知识对本专业领域问题进行识别、判断、分析和研究。 |
3.2能够运用跨媒介方法对本专业领域项目中涉及的方案制作完成创意实践。 |
3.3能够使用手绘、专业二维(矢量图和位图制作软件,如Photoshop、AI等)和三维(C4D、3DMax等)、影像(Premiere、AE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完成数字化建模、效果图和视频剪辑等制作工作。 |
4.调研分析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分析工具,对跨媒体专业及相关领域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
4.1能够使用网络等信息技术工具,查询解决具体艺术问题所需的相关研究资料。 |
4.2能够使用恰当分析工具对项目信息数据进行归类分解的分析处理。 |
4.3能够使用恰当调研工具完成项目调研,并得出有效结论。 |
5.沟通表达能力:能够运用跨媒体艺术专业表现手法、书面报告和口头沟通等表达方式,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就当代艺术相关项目和问题现象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
5.1具有一定项目设计实践经验,能够根据专业能力和项目经验完成设计实践。 |
5.2能够以研究报告和策划提案等书面文稿形式有逻辑地表述设计意图。 |
5.3能够通过清晰流畅的语言,实现与业界同行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
素质要求 |
6.发展素质: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有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
6.1具有自主学习和终审学习意识,有良好的职业发展观。 |
6.2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
6.3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适应发展变化的能力。 |
7.职业素质: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跨媒体艺术专业及多行业背景团队项目中发挥管理统筹或个人特定作用。 |
7.1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熟悉跨媒体艺术行业文化创新知识产权等相关法规和政策。 |
7.2了解艺术领域的多学科技术背景和特点,具有团队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承担团队成员的义务与责任。 |
7.3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能够根据任务要求合理制定工作计划,根据团队成员的能力特点合理分配任务,并协调完成工作。 |
8.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与身体健康,具有较好的劳动意识和审美修养。 |
8.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2具有乐观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通过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
8.3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劳动意识与劳动习惯;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 |
六、专业核心课程
当代艺术与媒体艺术概述、交互艺术、数字图像、运动影像、
跨媒介创作与展览(展览与创作)、跨媒介创作与展览(主题性展演创作)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艺术实践1、艺术实践2、艺术实践3、毕业创作与论文
八、学制、学时、学分
学制:基本学制4年,最长6年
学时:2842
学分:142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
(一)毕业条件
学生须在校完成基本学制年限的学习,且不得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要求,修完各类课程模块所规定的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
(二)获取学位条件
达到学校毕业要求,且毕业创作/设计、毕业论文成绩达到75分以上(含75分),专业核心课程成绩达到70分以上(含70分),其他课程成绩达到60分以上(含60分),课程重修门次未超过学校规定,符合《必威BETWAY官网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办法》规定的,授予影视动画专业艺术学学士学位。
十、授予学位类别
艺术学学士学位
十一、课程体系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中英文) |
学 分 数 |
学分分配 |
学 时 数 |
学时分配 |
开 设 学 期 |
考 核 方 式 |
备 注 |
理论学分 |
实践学分 |
理论 学时 |
实践学时 |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 |
11500101 |
思想道德与法治(Ideological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
3 |
2 |
1 |
48 |
32 |
16 |
1 |
考试 |
|
115001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Conspectus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
3 |
2 |
1 |
48 |
32 |
16 |
2 |
考试 |
|
11500103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3 |
2 |
1 |
48 |
32 |
16 |
3 |
考试 |
|
1150010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Introduction to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
3 |
2 |
1 |
48 |
32 |
16 |
4 |
考试 |
|
11500105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
3 |
2 |
1 |
48 |
32 |
16 |
4 |
考试 |
|
11500106 |
形势与政策(National and Inernational Situations and policies) |
2 |
2 |
0 |
64 |
64 |
0 |
1-4 |
考查 |
|
小 计 |
17 |
12 |
5 |
304 |
224 |
80 |
|
|
|
综合素养课程模块 |
11400201 |
大学英语初阶1(Elementary College English I) |
3 |
2 |
1 |
48 |
36 |
12 |
1 |
考试、考查 |
|
11400202 |
大学英语初阶2(Elementary College English II) |
3 |
2 |
1 |
48 |
36 |
12 |
2 |
考试、考查 |
|
11400203 |
大学英语进阶1(Advanced College English I) |
3 |
2 |
1 |
48 |
36 |
12 |
3 |
考试、考查 |
|
11400204 |
大学英语进阶2(Advanced College English II) |
3 |
2 |
1 |
48 |
36 |
12 |
4 |
考试、考查 |
|
11400205 |
大学体育1(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1) |
1 |
|
1 |
34 |
4 |
30 |
1 |
考查 |
|
11400206 |
大学体育2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2) |
1 |
|
1 |
36 |
4 |
32 |
2 |
考查 |
|
11400207 |
大学体育3(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3) |
1 |
|
1 |
34 |
4 |
30 |
3 |
考查 |
|
11400208 |
大学体育4(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4) |
1 |
|
1 |
40 |
4 |
36 |
4 |
考查 |
|
11400209 |
中国古代文学(上)(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Ⅰ) |
1.5 |
1.5 |
|
24 |
24 |
|
1 |
考试 |
|
11400210 |
中国古代文学(下)(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Ⅱ) |
1.5 |
1.5 |
|
24 |
24 |
|
2 |
考试 |
|
11400211 |
中国现当代文学(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
1.5 |
1.5 |
|
24 |
24 |
|
3 |
考试 |
|
11400212 |
外国文学(World literature) |
1.5 |
1.5 |
|
24 |
24 |
|
4 |
考试 |
|
11400213 |
大学计算机(College Computer) |
2 |
1 |
1 |
32 |
16 |
16 |
1 |
考试、考查 |
|
11200201 |
新时代大学美育(College Aesthetic Education) |
2 |
2 |
|
32 |
32 |
|
2 |
考查 |
|
11600201 |
创新创业教育(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
1 |
1 |
|
32 |
32 |
|
1-8 |
考查 |
|
11700201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 |
1 |
1 |
|
32 |
32 |
|
5 |
考查 |
|
11700202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
2 |
2 |
|
32 |
32 |
|
1 |
考查 |
|
11700203 |
劳动教育(Labor Education) |
2 |
0.5 |
1.5 |
32 |
4 |
28 |
1-8 |
考查 |
|
11700204 |
军事理论(Military Theory) |
2 |
2 |
|
32 |
32 |
|
1 |
考试 |
|
小 计 |
34 |
23.5 |
10.5 |
656 |
436 |
220 |
|
|
|
学科基础课程模块 |
11200301 |
艺术概论(Introduction to Art) |
2 |
2 |
|
32 |
32 |
|
2 |
考试 |
|
11200302 |
美学原理(Principles of Aesthetics) |
2 |
2 |
|
30 |
30 |
|
3 |
考试 |
|
11200303 |
中国美术史(上)(History of Chinese Fine Arts Ⅰ) |
2 |
2 |
|
30 |
30 |
|
1 |
考试 |
|
11200304 |
中国美术史(下)(History of Chinese Fine Arts Ⅱ) |
2 |
2 |
|
32 |
32 |
|
2 |
考试 |
|
11200305 |
外国美术史(上)(History of Foreign Fine Arts Ⅰ) |
2 |
2 |
|
30 |
30 |
|
3 |
考试 |
|
11200306 |
外国美术史(下)(History of Foreign Fine Arts Ⅱ) |
2 |
2 |
|
32 |
32 |
|
4 |
考试 |
|
10500301 |
平面图式语言 Graphic Language |
2.5 |
0.5 |
2 |
80 |
16 |
64 |
1 |
考查 |
|
10500302 |
造型语言(素描再现)Language of modeling (Sketch Reproduction) |
2.5 |
0.5 |
2 |
80 |
16 |
64 |
1 |
考查 |
|
10500303 |
造型语言(色彩再现) Language of Modeling (Color Reproduction) |
2.5 |
0.5 |
2 |
80 |
16 |
64 |
1 |
考查 |
|
10500305 |
中国传统造型语言 Chinese Traditional Modeling Language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2 |
考查 |
|
10500306 |
造型语言(素描表现)Language of Modeling (Drawing Expression)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2 |
考查 |
|
10500307 |
造型语言(色彩表现)Language of Modeling (Color Expression)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2 |
考查 |
|
10500308 |
空间图式语言 Spatial Schema Language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2 |
考查 |
|
小 计 |
27.5 |
15.5 |
12 |
682 |
298 |
384 |
|
|
|
专业基础课程(必修)模块 |
10401401 |
摄影 Photography |
2 |
1 |
1 |
64 |
32 |
32 |
3 |
考查 |
|
10401402 |
运动影像 Moving Image |
2.5 |
1 |
1.5 |
80 |
32 |
48 |
3 |
考查 |
|
10401403 |
身体美学 Somaesthetics |
1.5 |
0.5 |
1 |
48 |
16 |
32 |
3 |
考查 |
|
10401404 |
数字图像 Digital Image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4 |
考查 |
|
10401405 |
声音艺术 Sonic Art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4 |
考查 |
|
10401406 |
交互艺术 Interactive Art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4 |
考查 |
|
10401407 |
当代艺术与媒体艺术概述 A Survey of Contemporary Art and Media Art |
1.5 |
1 |
0.5 |
48 |
32 |
16 |
4 |
考查 |
|
10401408 |
录像艺术 Video Art |
2 |
1 |
1 |
64 |
32 |
32 |
5 |
考查 |
|
小 计 |
15.5 |
6 |
9.5 |
496 |
192 |
304 |
|
|
|
专业方向课程(限选)模块 |
开放媒体方向 |
10401501 |
装置与空间Installation and Space |
2.5 |
1 |
1.5 |
80 |
32 |
48 |
5 |
考查 |
|
10401502 |
视觉文化研究Visual Culture Studies |
1.5 |
1 |
0.5 |
48 |
32 |
16 |
5 |
考查 |
|
10401503 |
静态图片创作Dynamic Visual Expression |
2.5 |
0.5 |
2 |
80 |
32 |
48 |
6 |
考查 |
|
10401504 |
实验短片创作Experimental Short Film Creation |
2.5 |
0.5 |
2 |
80 |
32 |
48 |
6 |
考查 |
|
10401505 |
跨越媒介的艺术主题研究Transmedia Art Theme Studies |
2.5 |
0.5 |
2 |
80 |
32 |
48 |
6 |
考查 |
|
10401506 |
展览主题策划Exhibition Theme Planning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7 |
考查 |
|
10401507 |
跨媒介创作与展览 (展览与创作)Transmedia Creation and Exhibition -Exhibition and Promotion |
2.5 |
0.5 |
2 |
80 |
16 |
64 |
7 |
考查 |
|
媒介展演方向 |
10401508 |
动态视觉表达 Dynamic Visual Expression |
2.5 |
1 |
1.5 |
80 |
32 |
48 |
5 |
考查 |
|
10401509 |
脚本写作 Script Writing |
1.5 |
1 |
0.5 |
48 |
32 |
16 |
5 |
考查 |
|
10401510 |
叙事短片创作 Feature Creation |
2.5 |
0.5 |
2 |
80 |
16 |
64 |
6 |
考查 |
|
10401511 |
纪录片选题与创作 Documentary Topic Selection and Creation |
2.5 |
0.5 |
2 |
80 |
16 |
64 |
6 |
考查 |
|
10401512 |
影像与文本 Image and Text |
2.5 |
0.5 |
2 |
80 |
16 |
64 |
6 |
考查 |
|
10401513 |
影像剧场 Image Theater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7 |
考查 |
|
10401514 |
跨媒介创作与展览 (主题性展演创作)Transmedia Creation and Exhibition -Thematic Creation Exhibition |
2.5 |
0.5 |
2 |
80 |
16 |
64 |
7 |
考查 |
|
小 计 |
16 |
4.5 |
11.5 |
512 |
144 |
368 |
|
|
|
通识拓展课程(任选)模块 |
绘画类 |
|
|
|
|
|
|
|
|
|
设计类 |
|
|
|
|
|
|
|
|
|
中国画与书法类 |
|
|
|
|
|
|
|
|
|
文学与艺术理论类 |
|
|
|
|
|
|
|
|
|
综合类 |
|
|
|
|
|
|
|
|
|
小 计 |
6 |
6 |
|
192 |
192 |
|
|
|
|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
11700205 |
军事技能训练(Military Skill Training) |
2 |
|
2 |
|
|
|
1 |
考查 |
2周 |
11600202 |
创新创业实践(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
2 |
|
2 |
|
|
|
1-8 |
考查 |
|
10500309 |
艺术实践(写生)(Art Practice : life drawing) |
2 |
|
2 |
|
|
|
2 |
考查 |
2周 |
10401409 |
艺术实践1(Art Practice 1) |
3 |
|
3 |
|
|
|
3 |
考查 |
3周 |
10401410 |
艺术实践2(Art Practice 2) |
3 |
|
3 |
|
|
|
5 |
考查 |
3周 |
10401411 |
艺术实践3(Art Practice 3) |
3 |
|
3 |
|
|
|
7 |
考查 |
3周 |
10401412 |
毕业论文 Graduation Thesis |
2 |
|
2 |
|
|
|
7、8 |
考查 |
18周 |
10401413 |
毕业创作 Graduation Creation |
9 |
|
9 |
|
|
|
7、8 |
考查 |
18周 |
小 计 |
26 |
|
26 |
|
|
|
|
|
|
总计 |
142 |
67.5 |
74.5 |
2842 |
1486 |
1356 |
|
|
|